疊瓦式硬盤真的不好嗎?那還能買嗎?
隨著固態硬盤的普及,機械硬盤廠商的日子真的是不太好過,一山不容二虎,雖然現在說‘徹底淘汰機械硬盤’這句話還有點言之過早,不過可以預見的是,這個時間也許不會太久遠了。
機械硬盤啥時候會死,這個咱們不用管它,至少目前來說,1塊SSD+N塊HDD這種裝機方式還是比較常見的,畢竟大容量的SSD還是比較貴,而且消費級SSD的所謂大容量、跟機械硬盤的容量比起來還是不太夠看的。
疊瓦式硬盤真的不好嗎?那還能買嗎?"/>
如果你經常逛一些DIY裝機論壇、貼吧,可能聽說過‘疊瓦式硬盤’這個詞,而且大多是噴這種疊瓦式硬盤、提醒大家謹慎購買的帖子,搞得一些不太懂這方面的人、也有種談之色變的感覺,那么,什么是疊瓦式硬盤?它真的有那么差么?
所謂疊瓦式硬盤,它的真正叫法應該是疊瓦式磁記錄(簡稱SMR),是廠商為了提高機械硬盤容量而開發出來的一種技術,而疊瓦式磁記錄之前的硬盤,叫做垂直式磁記錄技術(簡稱PMR),二者的區別,主要在于硬盤內部盤片上面的磁道分布方式。
疊瓦式硬盤為何能夠提高硬盤容量呢?大家應該都知道,機械硬盤內部,記錄信息的載體是盤片、讀寫用的是磁頭,硬盤的尺寸是一定的(2.5或3.5英寸),想要提高硬盤的容量,只有兩種方法:1、提高單塊盤片的容量;2、增加盤片數量。
增加盤片數量這種方法,這么多年來一直都在用,大家應該聽說過‘單碟’、‘雙碟’之類的說法,就是指的硬盤里面的盤片數量,硬盤空間畢竟有限,盤片不可能無止境的增加下去,增加盤片這種方法、就遇到瓶頸了,這時候輪到疊瓦式磁記錄出場了。
就像上面這張圖,盤片上面記錄信息用的是磁道,為了提高單塊盤片的容量,廠商設計出了把磁道疊放的技術,就好像農村蓋房子鋪屋頂瓦片那樣,磁道之間小幅重疊,存儲密度自然增加了,垂直式硬盤單碟容量最大只能做到約1.6TB,而疊瓦式硬盤可以在這個基礎上提高25%,這個效率可是非常驚人的。
那為什么很多人都說疊瓦式硬盤不好呢?
疊瓦式硬盤,的確是能夠大幅提升硬盤容量沒錯,但是這種設計是以犧牲硬盤的部分性能和穩定性為代價的,主要表現在數據寫入性能方面,尤其頻繁擦寫硬盤數據、以及碎片化小文件寫入的時候(也就是4K隨機性能),疊瓦式硬盤的速度會很慢、甚至有可能會出現速度爆發式下降、又瞬間恢復的現象,別以為突發性的掉速再恢復,影響應該不大,但如果你正在玩游戲、或者拿來當作系統盤,這種突發性的降速,很可能會導致游戲卡死、甚至系統死機。
另外,還不止性能方面的問題,疊瓦式硬盤由于改變了磁道的分布方式,二次往硬盤上面覆寫數據的時候,需要經過于先擦除、再寫入的過程(類似于固態硬盤),增加硬盤的負載,硬盤工作時的噪音更大,而且硬盤壽命也會受到影響。
那么,疊瓦式硬盤就真的不推薦購買么?
那倒也不至于,由于單碟容量更高,疊瓦式硬盤的成本更低,價格也比普通PMR硬盤要便宜一點,這是唯一的好處,拿疊瓦式硬盤安裝系統肯定不合適(這年頭都用SSD,也沒人會這么干吧),但是拿來當作純粹的倉庫盤,尤其是冷數據存儲,還是很合適的,存滿數據就脫機保存,誰還管它什么掉速、壽命、噪音呢,對吧。
最后,教大家如何簡單區分市面的疊瓦式硬盤(以防買硬盤的時候、被奸商騙,拿普通PMR硬盤的價格、卻給你疊瓦式):首先,1TB及以下容量的硬盤,肯定沒有疊瓦式的,因為沒必要,垂直式都可以輕松做到單碟1TB,何必上疊瓦?至于2TB及以上,看緩存容量,疊瓦式硬盤為了彌補性能方面的不足、以及擦寫數據的時候臨時緩存數據需要,緩存都做得很大:128MB、256MB,而普通PMR硬盤,緩存一般是32MB、64MB,緩存小的肯定是PMR硬盤(注意:256MB緩存的硬盤不全是疊瓦,因為大容量的PMR硬盤,比如4TB以上,也會采用256MB緩存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