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一区在线观看麻豆_亚洲h色精品_久久成年人免费电影_欧美日韩黄视频

聯想服務器存儲業務的發展軌跡

?? 限時供應 ??
準系統 SYS-821GE-TNHR / H20 / H200整機

6月現貨直發 · 歡迎點擊洽談

立即詢價 →

中國作為全球數字化轉型的重要陣地,數字化建設投入也是最快的地區之一,而服務器作為底層建設最重要的單元,一定程度也代表了數字化發展主要動力。


聯想作為最早開始服務器研發的國產廠商之一,經歷25年的發展,目前旗下數據中心業務已成為集團成長最快的業務,作為中國最早研發IA(Intel Architecture)架構服務器的企業,早期借助萬全系列產品,聯想成功打開了國產服務器市場,隨后在PC和服務器兩端市場齊頭并進。

image.png

2012年聯想推出服務器品牌ThinkServer,對過去服務器品牌進行升級完成產品結構梳理,其后為了進一步搶占市場,2014年聯想宣布以23億美元收購IBM System x業務,借助這一x86技術產品線,聯想開始成為全球服務器的核心供應商。


image.png

IDC:2019年全球服務器市場前五品牌數據


根據IDC在3月13日公布的2019年全球服務器市場調查數據顯示,中國廠商浪潮與聯想分別以7.0%和5.7%的市占率分列全球第三與第五。


在最新聯想最新的2019/2020財年第三財季中,聯想數據中心業務(DCG)單季度營收達16.01億美元,其中軟件定義基礎架構、存儲業務、私有云和傳統數據業務達到了4年最好表現,中國區業務營收增長37.5%,整體仍保持著告訴增長。


盡管數據中心業務目前仍在虧損,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在“2019新財年全球誓師大會”提到,未來聯想將是3S戰略階段,包括Smart IOT(智能物聯網)、Smart Infrastructure(智能基礎架構)和Smart Vertical(行業智能),其中就包括了“端”、“邊”、“云”和“網”密切配合的基礎架構,在此基礎上希望實現各行各業的智能。


楊元慶相信,盡管轉型業務相比核心業務仍有較大差距,“但是你要相信它將來能夠長成參天大樹。”


作為聯想轉型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,從聯想的數據中心業務發展中我們能窺探到:

1、 聯想數據中心業務的起家于IA服務器產品自研與業務收購,x86服務器是核心業務;

2、 盡管目前DCG在聯想集團營收占比不高,借助高成長性未來成為聯想第二曲線的機會不小;

3、 立足中國服務器市場,聯想面對強勁對手仍有市場爭奪空間。


1995年—2012年:國產典型代表——“萬全”服務器時代


1994年,柳傳志帶領聯想集團在香港聯交所上市,經過10年的創業,聯想積累了一定研發資本,在PC市場的成績讓聯想開始了微機業務以外的服務器研發。


1995年8月,繼康柏推出IA架構服務器后,聯想也推出了首臺國產IA架構的“萬全486/66”,此后又推出了奔騰級586/90,這兩款產品奠定了聯想在服務器研發基調:始終圍繞英特爾產品展開。


后續聯想又陸續推出了雙路服務器萬全II5/133、PⅡ服務器萬全2200、以及最早使用BX外圍芯片組的三款產品品萬全1300、2200B和2400G,此后聯想又相繼推出Intel至強處理器的企業級服務器萬全3500及4路Intel至強處理器的企業級服務器萬全4500。


早期的聯想缺乏技術優勢,在IA架構服務器業務上,只能緊緊跟隨英特爾;此外聯想也通過先打中低端市場再學習高端市場產品的方式,逐漸站穩了IA服務器市場腳步。而萬全也成為中國服務器市場最為廣泛的國產品牌之一。


借助在PC的技術積累,同時依托IA架構服務器的開放、高性價比,聯想成功在中國與惠普、IBM、浪潮一同推動了IA代表的CISC架構服務器的推廣。


服務器按照指令集可以分為CISC(復雜指令集計算)、RISC(精簡指令集計算)、EPIC(顯式并行指令運算)三種,其中廣為人知的x86服務器也就是CISC架構服務器。


由于CISC架構脫胎于英特爾芯片,有很好開放性與高性價比,同時CISC服務器有較好向下兼容性,簡單來說開發者此前開發的系統也能在后續新產品上應用。在早期的中國服務器市場,IA成為最受歡迎的服務器類型。


1999年,聯想研發隊伍確立了“評測”與“系統設計”為技術突破方向,開始借助對服務器的評測和優化,以達到產品優化與研發目的。


1999年5月17日人民日報稱,聯想萬全4500服務器在評測機構SPECWEB公布數據中,以每秒響應用戶訪問請求11197次成為該類型服務器中表現最好的產品,這也是聯想服務器業務早期在國際舞臺最具代表的一次露面。


此后中國服務器市場進入高速發展期,國產品牌得以抬頭。根據賽迪集團早期數據顯示,2000年H1,中國IA架構服務器銷售突破7.4萬臺,銷售額達23.9億元,其中國產品牌市場占有率由原來不足20%提升至近50%。服務器市場的繁榮也加快了聯想技術端的突破。


隨后聯想加強了與英特爾的合作關系,成為其亞太地區唯一CTTM(Current Time To Market)研發合作伙伴后,2001年7月,聯想與Intel簽定“推進IA服務器企業級應用與服務”戰略合作協議,雙方合作建立亞洲最大的服務器應用方案中心——“聯想應用方案中心”。


該方案中心功能包括移植、測試、優化、選型、培訓和咨詢,也正是借助這一方案中心,聯想可以為用戶找到最佳性價比的方案結構,為后續產品向解決方案搭建了研發基礎。


此后2002年聯想推出自行開發設計的六大核心部件:聯想S110 IDE RAID卡、 聯想S220 SCSI RAID卡、聯想SureSCSI 2160 SCSI卡、聯想熱插拔電源背板、聯想熱插拔硬盤模組、聯想DPX533HP服務器主板。這一系列產品也標志聯想具備了芯片底層的應用開發設計能力,打破了國外廠商在底層技術的壟斷。


擁有技術積累的聯想不僅開始沖擊高端服務器市場,更是將觸角伸到了超級計算機


2002年,聯想打造了首套萬億次運算能力服務器“深騰1800”,該服務器運算速度可達每秒數萬億次,可勝任中大規模科學工程計算系統平臺,2004年深騰1800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。


借助聯想自主研發的機群管理系統、機群監控系統、機群基礎架構等關鍵技術,深騰1800系列超級計算機成功進入到第21屆全球高性能計算機TOP500排行中。


隨后由國家“863”項目和中國科學院“十五”信息化專項共同支持研發的深騰6800也獲得2005年科技進步二等獎,在2003年11月16日公布的全球最新超級計算機500強(TOP500)排行榜中,“深騰6800”實際運算速度居第14位,在事務處理能力TPC-H測試的性能比較中,“深騰6800”名列世界同類系統第四。


2011/2012財年,聯想集團在服務器市場份額突破11.1%,達到歷史新高。2011年柳傳志卸任董事長,楊元慶接任,至此聯想進入PC業務、移動業務、企業級業務齊頭并進的順風期。


2012年—2016年:全新品牌ThinkServer,企業級業務更豐滿


2012年6月5日,聯想正式將服務器品牌由此前的“萬全”升級為“ThinkServer”,這一名稱繼承了Think品牌,將服務器與商用PC同時放置在該系列下,產品布局上,聯想通過服務器、工作站、存儲以及商用等企業級產品進行組合,對服務器產品也整合為9款機架和塔式服務器,更加方便企業級用戶進行組合采購。


時任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、中國區總裁陳旭東在品牌升級大會上提到,聯想國際化的成功讓聯想會繼續展開國際化業務的布局,也將積極參與到云計算中心、數據中心的建設,其更是明確提出聯想將在2015年成為全球前三服務器廠商,盡管這一目標在后續未能達成。


事實上,2009年后中國的阿里云、騰訊云等互聯網廠商開始嘗試開放自身IT能力,進軍公有云計算市場,同時虛擬化技術的出現也讓中小企業用上方便的云服務,服務器市場開始從傳統IT客戶擴展至多元化用戶,市場規模也被各方所看好。


在PC業務聯想有了對IBM Thinkpad的整合經驗后,聯想對于“收購”與“整合”有了更多自信,隨后在2014年初聯想再次收購IBM的業務,也就是低端服務器System x業務部門。


此次收購基于2個重要原因。


首先是聯想在PC業務的戰略警覺,自全球PC業務進入緩速增長后,聯想需要在新業務線上實現轉型,盡管2010年上線的移動業務已嶄露頭角,聯想仍需要更具防御性的業務,收購競爭對手并成為核心巨頭成為首選。


此外,在全球云計算建設大潮之下,聯想也希望借助趨勢搶占更大的市場;更重要的是,IBM在x86服務器上擁有核心技術,在產品線收購后產線轉移國內可以有效壓低成本,本身毛利更高的服務器業務也能更有效助推集團業務轉型。


盡管聯想夢想豐滿,但現實卻很骨感,全球服務器市場得力于云計算浪潮,特別是國內市場的政府與互聯網、電信運營商都加大了信息化建設投入,服務器計劃采買都有較大提升,但在此后的市場競爭中,聯想仍無法突破“海外兵團”戴爾、IBM、惠普的“圍堵”。


根據Gartner數據顯示,2015年全球服務器出貨量持續增長9.9%,收入增長10.1%,Windows x86服務器成為市場主流,而惠普、戴爾、IBM仍是收入前三。


2016年—至今:企業級業務成高增長黑馬


為了應對更加充滿挑戰的競爭對手,也是滿足多元化的市場需求,聯想再次對企業級業務進行整合。


image.png

2018-2019聯想集團數據中心業務營收及占比情況


2016年6月9日,在美國舊金山召開的“聯想科技創新大會”(Lenovo TechWorld)上,聯想正式宣布新的組織架構調整,成立數據中心業務集團(DCG),取代之前的聯想企業級業務集團(EBG)。


DCG包含了ThinkServer、System X、存儲等產品線,對于下一代數據中心所涉及的定義存儲、企業級網絡、超融合解決方案等都有涉及,而其中計算、存儲、網絡及融合更是DCG的重點發力對象。


DCG的產品線非常強調“下一代”,時任DCG總裁兼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Gerry Smith提到,聯想希望通過DCG深入推進下一代IT技術,并加強對數據中心市場關注。


新的業務也更加強調合作與共建,從計算上繼續與英特爾合作外,聯想還與Nutanix達成超融合產品線的合作,在定義存儲上聯想也積極與各ISV展開合作,而這一開放態度也讓聯想在市場共建在之后有了更多成果。


目前來看,聯想集團的DCG短期內無法完成盈利目標,但在高增長態勢下,業務仍有機會成為集團未來核心增長動力;但同樣數據中心業務還將面對戴爾、惠普、浪潮的夾擊,特別是在國內市場,浪潮的增長態勢會產生市場擠兌。


好在作為聯想的第二曲線業務,楊元慶及聯想高層對數據中心業務予以厚望,仍以增長與盈利為集團業務目標。


競爭對手方面,全球服務器銷售額前三的戴爾、HPE、浪潮對中國市場虎視眈眈,其中浪潮在2019年銷售額同比增長18.1%,市場份額達到7%,也是全球前五品牌中唯一保持兩位數增長的廠商。


戴爾雖然以17.8%市場占有率成為全球服務器品牌第一,但戴爾的基礎設施解決方案部門仍掙扎在財務下滑困境中。


根據戴爾2020財年財報,其年營收為921.54億美元,同比增長2%,但第二大業務板塊基建解決方案集團(ISG)在FY2020Q4中營收下滑11%至88億美元,存儲業務下滑3%至45億美元,服務器與網絡業務更是下滑19%至43億美元。


戴爾將ISG業務下滑的原因歸咎于中國市場,其中國市場下滑了35%。但同時戴爾也認為,短期內戴爾無法跟上發展速度,集團對ISG業務報以信心,戴爾首席運營官、副董事長Jeff Clarke也表示,2021年有信心實現存儲銷售額的增長,2021財年也將是戴爾的ISG之年。


類似的情況在HPE身上也出現了,在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中,HPE收入下降9%,云計算和存儲業務雙雙下滑,服務器收入在第一季度下滑15%,存儲業務則下降7%。


盡管海外競爭對手都面臨著經營難題,但對于聯想而言,兩家核心業務與聯想集團類似,都是PC與服務器業務并重,并都在向IT服務企業轉型,在相似路徑面臨多個場合的全面競爭,中國市場將成為重要市場,聯想仍不能掉以輕心。


在國內市場,聯想還將面對同為國產之光的浪潮


2019年受到大環境影響,全球服務器業務出現衰退,浪潮反而逆勢增長,憑借此前在市場的長期專注,浪潮抓住AI趨勢,從2019年Q3開始,其AI服務器得到青睞,也借勢進攻中高端市場,浪潮對聯想、華為等廠商形成了阻擊,大有追趕戴爾、HPE之勢。


可以看到,聯想如果想要實現IT轉型,刨去市場下滑影響,競爭對手的擠兌效應越發明顯,穩固中國市場是首選。


相關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