服務器cpu和普通家用cpu有什么不同
我們大家都知道服務器 cpu 和普通家用cpu有著不同之處,但具體說出個一二三來很多人還是一頭霧水,也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,其實兩者因為用處不一樣所以設計也不一樣,下面就讓我們來看一看服務器cpu和普通臺式機cpu區別在哪里。
除了服務器cpu對指令集不同,服務器 CPU 的指令一般是采用的 RISC( 精簡指令集 ) 。這種設計的好處就是針對性更強,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進行專門的優化,能效更高。還有就是緩存不同、服務器接口不同、服務器穩定性要求不同、多路互聯支持不同、價格不同。服務器cpu和普通cpu詳細的區別如下:
一、穩定性不同
1、服務器CPU:服務器CPU是為了長時間穩定工作而存在的,基本都是設計為能常年連續工作的。服務器都是365天開機運行,只有偶爾停機維護,對穩定性要求極高。
2、家用CPU:是按72個小時連續工作而設計的,家用電腦在不使用時,還是習慣讓他保持關機狀態,每天都會關機。
二、多路互聯支持不同
1、服務器CPU:是服務器上的一項技術,比如服務器主板可以同時擁有多個CPU插槽,可以同時安裝多個CPU,這個就是CPU多路互聯技術,這項技術目前只有服務器CPU才支持
2、家用CPU:一塊主板只可以安裝一個CPU,不支持多路互聯。
三、價格不同
1、服務器CPU:服務器CPU針對高穩定性設計,在用料上一般都是選用優質材質,并且支持多路互聯和長時間工作,和相同性能的普通CPU比,價格自然也是更高。
2、家用CPU:家用CPU價格要遠遠低于服務器CPU。
四、性能方面
服務器CPU提供三級緩存。CPU通常用L表示緩存級別,L1緩存容量小,L2較大,L3級緩存主要是服務器CPU或工作站級CPU的特性。L2和L3緩存的大小也是特定系列中CPU型號的主要區別之一,其緩存容量的大小直接影響著CPU的性能。
目前服務器CPU依然是英特爾的天下(EPYC正在崛起,或許幾年之后平分秋色也說不定),這類服務器CPU的特點是核心多、線程多、緩存大、頻率低,在我們家用機的日常使用中百分之九十的時間不會用上超過8個核心,當然如果你經常使用犀牛、C4D等專業制圖軟件的話另說,玩游戲的話也看中少核心高主頻,而服務器因為要處理諸多小數據,所以多線程的優勢非常明顯。
同時因為24*7不間斷工作的特性,服務器CPU的穩定性非常夸張,體質相比家用CPU要好很多;普通PC上使用的CPU往往會采用一位數大小的一二三緩,但在服務器CPU上緩存往往會高達數十兆,這也使得CPU的大量數據處理能力更強,數據輸出速度更快;當然服務器CPU的指令集也更加集中、針對性更強,因為使用了RISC所以服務器CPU在特定用處方面調用速度更快,命中率也更高。說完了CPU我們來說主板的區別,當然這里得先把CPU帶上,因為不少服務器的主板為了更強的性能都會支持安裝多塊CPU,也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幾路服務器,這點和只能安裝一塊CPU的家用PC完全不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