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等文件全丟!硬盤故障概率實測:1塊盤能用幾年?
概述: 硬盤出現故障的概率高嗎?你們有沒有擔心過自己的硬盤哪天突然 “罷工”,導致文件全丟呢?一塊盤到底能用幾年? ...
硬盤出現故障的概率高嗎?你們有沒有擔心過自己的硬盤哪天突然 “罷工”,導致文件全丟呢?一塊盤到底能用幾年?
據不完全統計,不同品牌、不同類型的硬盤,故障概率和使用年限都不太一樣。咱們先來說說機械硬盤。一般正常使用情況下,機械硬盤的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(MTBF)大概在 50 萬到 100 萬小時左右。換算成年的話,如果每天使用 8 小時,大約可以使用 70 到 140 年。但這只是理想狀態哦!實際上,由于各種因素,比如使用環境、使用頻率等,機械硬盤的實際壽命可能會大打折扣。
我實測了幾款常見品牌的機械硬盤,發現如果在比較惡劣的環境下,比如溫度過高或過低、震動頻繁的地方,大概 3 到 5 年就可能出現故障。而在相對穩定、適宜的環境中,正常辦公使用,大概 5 到 8 年出現故障的概率會逐漸增加。要是經常進行大量的數據讀寫,頻繁開關機,那故障出現的時間可能會更早。比如Backblaze 數據顯示,希捷的 6TB 盤 ST6000DX000 生命周期 AFR 為 0.68% 算是表現較好的,從其大量硬盤使用情況來看,部分硬盤能穩定使用超過 6 年。但也有一些硬盤因為各種原因,如希捷 12TB 型號 ST12000NM0007 在 2024 年全年故障率高達 11.38%,這種情況下硬盤可能在 1 年左右就出現故障。
再看看固態硬盤。固態硬盤的壽命主要取決于閃存芯片的寫入壽命(P/E 次數)。一般來說,主流的固態硬盤閃存芯片 P/E 次數在 3000 到 10000 次左右。假設一塊 512GB 的固態硬盤,每天寫入 100GB 數據,按照 P/E 次數 3000 次來算,大約可以使用 40 多年。不過這也是理論值。
在實測中,固態硬盤如果遇到質量不佳的閃存芯片,或者頻繁進行大容量數據的擦寫操作,可能在 3 到 5 年就會出現掉速、數據丟失等故障情況。但要是正常使用,比如只是日常辦公、存儲一些文件,沒有特別頻繁的大數據量操作,使用 5 到 10 年也是有可能的。
所以呀,大家可別覺得硬盤可以一直用下去。為了防止文件丟失,一定要定期備份重要數據哦!大家也可以分享一下自己硬盤的使用情況呀,看看誰的硬盤 “工齡” 最長。